专题:2025西普会(健康产业生态大会)
当前,中国零售药店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随着经济与消费变迁、医保政策持续调整,以及新技术在医药领域的深度渗透,零售药店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2025西普会上,中康科技商用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廖洪惠带来《大洗牌中的新格局——2024-2025中国药品零售行业年度报告》,全面深入地剖析零售药店市场最新态势,为与会观众提供兼具深度与前瞻性的市场洞察。
01
2025全终端药品规模预计达19742亿元 https://www.qdduobang.com
回顾2024年,全国药品全终端市场2.03万亿,同比弱增长0.9%。
在医保控费、价格治理加强等因素影响下,2025年全终端药品总规模预计达19742亿元,同比下降2.9%,这或将是近年首次出现规模下降。具体到各个渠道:门诊共济落地持续深入,基层医疗保障功能增强,市场获得利好,预计增长4.3%; 受到控费以及集采的影响,等级医院下跌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预计降低5.7%;而线下零售药店经营进一步承压,预计出现小幅度的负增长-0.4%,电商及互联网医院增速继续放缓至5.8%。
02
全国门店数量拐点已至
客流下行挑战严峻
结合大数据与行业态势分析,廖洪惠在演讲中就行业人士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分享了见解。
首先,零售药店“关店潮”是否到来。
从零售药店整体情况看,自2017年至2025年Q1,全国零售药店新开速度明显放缓。全国药店门店数量在2024年Q4迎来负增长拐点,2024年Q4时为70.2万家,而2025Q1时,这一数字回落到69.9万家。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药店关店数为31905,闭店率4.6%。可见行业经营压力不减,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不少企业亦放缓了扩张的节奏。
其次是药店结构是否进一步向大连锁集中。
答案是肯定的,百强连锁药店(按销售额排名前100)的门店数量占比于2025年Q1达到21%。更关键的是,其销售规模潜力占比提升更为显著,从2022年Q1的47%明显提升至2025年Q1的53%,头部效应显现。
第三则是零售药店店型多元化是否加速。
随着医保局集采、双通道、门诊药店统筹等一系列改革推进,药房升级多元化店型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2025上半年,对比去年同期,DTP药房由高价值品种驱动,客单价与单点销售规模上升;非药占比>30%门店毛利率上升到39%,同比增长1.7%。然而普遍来看,2025年上半年药品店均客流持续下降,单店营收进一步承压。客流下行始终是各类门店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03
行业未来格局与新机遇
廖洪惠同步为与会嘉宾解读了行业新格局与未来新机遇。
顾客购药渠道多元化持续发展。当代消费者在购药时不再局限于单一渠道,而是根据自身需求、药品类型、紧急程度等因素,灵活选择购药渠道。线下药店毫无疑问是全品类核心购药渠道;对于一些家庭常备药品,不少消费者也会通过O2O平台下单,享受即时配送服务;中西式营养品则是线上线下齐开花,在线下药店、O2O和B2C渠道中均有不错的渗透率。
值得关注的是,O2O市场重要性显著提升,感冒用药/清热、胃肠道疾病用药、皮肤用药、止咳祛痰平喘等自我药疗属性强的品类板块,O2O渠道占比呈现提升趋势。B2C则在糖尿病、神经系统/补益安神助眠、肝胆用药品类提升更为显著。
健康消费需求持续上升,未满足需求涌现。中康消费者研究中心《2025年消费者大健康洞察系列白皮书》显示,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度飙升,90.5%的消费者对健康给予“高关注”,较2023年(83.9%)大幅提升近7个百分点。
消费者最关注的健康领域前五位分别是睡眠、综合免疫力、肠胃、心脑血管、情绪心理。对“健康”的定义也超越了“不生病”,需要“精神饱满”、“心情愉快”、“活力”、“良好生活习惯”、“情绪稳定”。
报告最后,廖洪惠指出,全渠道药品销售正从产品价值向服务价值延伸。在数字化等前沿科技的支撑下,以患者为中心,打通“医-检-药-管-险”五大体系,布局数智化科学-精准-高效-经济的健康消费产品-服务生态,将成为行业未来的价值高地。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