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在A股上市不足三年便启动赴港上市计划。近日,首创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了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相关议案,募集资金拟用于增加资本金、补充营运资金等。若此次H股发行上市顺利完成,首创证券有望成为第14家“A+H”股券商。有业内人士认为,通过H股上市,既可以提升相关机构的资本金,将短板业务补上去,还可以引进国际资本,对公司后续业务发展、业务牌照申请均有帮助。
又一家券商筹划赴港上市
又有券商筹划赴港上市。7月25日晚,首创证券公告称,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整合国际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当前,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据悉,首创证券本次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整体协调人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选择行使不超过前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另外,首创证券本次发行上市募集资金拟用于增加资本金,补充营运资金,用于境内外证券相关业务发展及投资,提升公司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等用途。
针对在当前时点选择申请H股上市的具体原因,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首创证券,相关人员表示以公告内容为准。
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首创证券属于中小券商,资本金较低,虽然资管业务和固收业务在行业里排名靠前,但从综合业务来看,体量还是较小,首创证券的发展主要也受制于部分业务的规模以及资本实力。在近年行业马太效应逐步明显的背景下,中小券商的竞争力逐步减小,通过H股上市,既可以提升公司资本金,将短板业务补上去,还可以引进国际资本,对公司后续业务发展、业务牌照申请均有帮助。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提到,香港是内地企业“走出去”首选地,券商赴港上市后可以进一步发展境外IPO、债券发行、并购及财富管理等跨境业务,同时服务内地高净值客户的境外配置需求。另外,在A股上市的券商赴港上市后,形成“A+H”双融资平台,可平滑周期、增强抗风险能力。 https//:www.lmsdzgy.cn
首创证券还在相关公告中提到,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即自公司股东会通过之日起24个月或自动或经另行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上市。
“A+H”上市有望打开国际市场
官网信息显示,首创证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27.3亿元,控股股东为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Wind数据显示,首创证券的注册资本在当前42家A股直接上市券商中排名第39,共有19家上市券商的注册资本超50亿元,其中5家注册资本超百亿元。
回顾2022年12月22日,首创证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交易,成为近年来少数成功闯关A股的券商。截至当前,首创证券尚未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数据,但此前披露的季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首创证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2亿元、1.51亿元,同比下滑23.34%、31.42%。同期,仅有4家A股上市券商的营收净利同比下滑。首创证券在季报中指出,当期业绩变动主要是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下降。
年报数据显示,首创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有效带动了公司其他业务发展与整体业绩提升,2024年,该业务收入9.09亿元,同比增长62.67%。同期,首创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4.18亿元,同比增长25.49%;实现归母净利润9.85亿元,同比增长40.49%,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对比行业来看,首创证券2024年度的营业收入在42家上市券商中排第38,归母净利润排名第27。
首创证券也在前述年报中提到,坚持推进“以资产管理类业务为核心引领,以财富管理类业务和投资银行类业务为两翼支撑,以投资类业务为平衡驱动”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扩大特色业务竞争优势,加快传统业务转型升级,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此次筹划H股上市,则是首创证券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从行业情况来看,公开数据显示,当前共有13家券商已实现“A+H”股上市,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中原证券、招商证券、国联民生。若首创证券此次H股发行上市顺利完成,将有望成为第14家“A+H”上市券商。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如果成功赴港上市,可以增强相关券商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促使公司业务做大做强。
“赴港上市直接增加机构净资本,为扩大两融、做市、衍生品等重资本业务提供弹药,提升杠杆与盈利弹性。另外,香港严格的披露标准与机构投资人基础,也将倒逼相关机构完善治理结构、风控与合规体系,提升国际评级与品牌公信力。”柏文喜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李海媛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